結合醫院實際情況,開展了移動康復團隊治療模式,與ICU、神經內科、神經外科、骨科、老年醫學科、內分泌科等相關臨床科室密切配合,合作共贏。尤其,全院的神經內科、神經外科、骨科與康復醫學科應更加注重密切協調,從病人的治療早期就介入康復治療,既能提高治療效果又有利于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。
目前,康復科病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:一是經康復醫學科門診收住人院;二是神經內、外科和骨科經住院病人病情穩定后,經過康復會診,轉入康復醫學科。為了支持康復醫學科建設,可以成立了康復醫學治療組,可由業務副院長任組長,各相關臨床科主任為小組成員,業務副院長每周帶領康復醫學科主任到神經科、骨科檢查病人的康復會診情況。
病人經過康復醫學科會診后,根據每個病人的實際情況,可以轉入康復醫學科治療的,根據專業不同分別轉到神經康復病區、骨科康復病區進行康復治療;不適合轉到康復醫學科治療,需要床邊康復的,定出康復治療方案,最后由康復治療師實施。
以患者為中心,全過程服務,而且持續改進;打造舒適的生活環境,通過不斷的評估,收集患者及利益相關者的建議及意見,制訂提升策略;延伸康復服務到入院前、出院管理、心理輔導與支持;強化內部員工的價值觀教育,并遵循“快樂的員工才能提供快樂的服務”的理念;讓康復科成為患者及所有利益相關者、員工真正共同的“家”。
結語:
目前,二級醫院康復科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,需要不斷探索、積累成功的經驗,任重而道遠。